龙井专场报名丨“三克五分”易学好用,一“见”get茶叶品鉴方法!
品茶
在海纳百川的海派之源徐家汇源,这里将持续开展茶叶品鉴、茶叶制作工艺分析、茶质品评、茶艺课程等一系列茶文化相关活动,打造独具海派文化特色的茶文化品牌项目。
系列活动将以中华茶文化为纽带,促进长三角地区文化一体化的文化交流和资源共享,进一步发扬传统茶文化,让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且别有徐家汇源海派韵味的茶文化魅力。
本周日(6月23日),6月第二次茶文化活动报名开始啦!赶快来报名吧!
特色评审:龙井茶评审专场 活动时间:6月23日14:00 ~ 15:30 活动地点:南丹东路80号,徐汇区图书馆南楼汇学堂 主讲人:石月青
只要是好茶,就可以用100℃的纯净水闷泡。分辨好茶可从干茶、口感、香气、滋味、喉韵等几个主要方面来进行。本次活动主讲人石月青,将着重讲解龙井不同产地、不同等级茶叶的鉴别,教你如何分辨真假龙井!
主讲人简介
石月青先生,上海九十九度茶文化传播中心理事长,1965年出生,上海人,致力于茶叶研究10多年,深入各大茶山,参与各类茶叶审评,拥有制茶师高级证书和审评师中级证书,上海茶叶学会会员,精通各种茶叶审评和教学。他经常应邀参加各类茶叶的制茶和茶叶审评工作,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报名方式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专家交流:安徽茶文化 活动时间:6月30日14:00 ~ 15:30 活动地点:徐汇区图书馆 主讲人:杨建成
介绍安徽茶叶发展史,安徽地区的特产茶,安徽制茶工艺的特点等。
主讲人简介
杨建成,安徽农业大学茶专业教授。年逾七十的杨教授在茶领域耕耘几十年,对于茶叶制作、茶叶审评和茶园管理等方面的见解,专业性极高,具有丰富的安徽茶文化理论及实践经验。
报名方式 暂未开始,敬请期待~
上周六(6月16日),在徐汇区图书馆南楼汇学堂开展的茶文化与《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活动,拉开了徐家汇源系列茶叶品鉴活动的序幕。
茶,作为历史上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主要商品之一,也曾经引发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疯狂追捧。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等等,都是中华茶文化与世界各地本土文化深度结合之后的产物。
在海纳百川的海派之源徐家汇源,这里不仅有东西方文化互相借鉴与学习的缩影,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融汇其间;这里既有江南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
活动当天,现场聚集了不少平时喜爱喝茶的市民群众,身为上海茶叶学会会员的石月青老师,向大家教授了茶叶品鉴的方法与相关审评标准。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get茶叶品鉴方法吧!
茶叶是商品,既然是商品,那么就都有国家质量标准来衡量品质是否合格。以国家权威发布的《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2018)为依据,茶叶品鉴时,可使用“三克五分”法,即使用150ml100°C的纯净水冲泡3g茶叶5分钟(茶水比例1:50)。
由于茶叶内含有几百种物质成分,它们各自的溶解速度不同,5分钟后各种成分几乎都能析出,并且达到浓度比例的平衡,这样就能够让茶叶不足的部分“原形毕露”,从而鉴定这款茶是否合格。买茶时,记得使用“三克五分”法试茶噢!
那用什么水泡茶最好呢? 纯净水泡茶最好,因为杂质少,不会对茶叶的成分比例造成干扰。
判别茶叶是否合格后,就要对“晋级者”(合格的茶)进行下一步评审啦!按照国家标准品质指标综合判断茶叶品质,总体来讲,滋味为主。
●浓度
出汤浓且无杂味为佳
●细滑度
喝起来的口感,要如同上等巧克力入口时的那种丝滑
●生津
生津的速度、强度、持续度良好
●回甘
回甘的速度、强度、持续度良好
●收敛性
喝的时候舌头有紧致感并快速释放
茶叶种类小科普
茶叶的加工方式一共有两种工艺,分别是杀青(用高温杀死活性酶)和发酵。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6类茶是按不同的加工工艺来区分的,而不是按茶叶的名称来区分的~比如安吉白茶就是属于绿茶类别的噢!
●绿茶(杀青+干燥,发酵度0%)
特色是清汤绿叶,名茶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黄茶(发酵+干燥,发酵度10%~20%)
为经过堆放闷黄的轻发酵茶,黄汤黄叶是其特点,名茶有君山银针和蒙顶黄芽等。
●白茶(发酵+干燥,发酵度20%~30%)
不杀青、轻发酵茶,茶形纤细,选用嫩芽叶上白茸毛多的品种制成,品质特点是干茶外表满披茸毛,色白隐绿,汤色浅绿。名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等。
●青茶(发酵+杀青+干燥,发酵度30%~60%)
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有红茶的醇厚。名茶有福建的武夷岩茶、安溪的铁观音、广东的凤凰水仙、台湾的冻顶乌龙等。
●红茶(发酵+干燥,发酵度80%~90%)
是全发酵茶,干茶的色泽乌褐,冲泡之后茶汤和叶底都呈红色。名茶有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以及台湾的鹤冈红茶、日月潭红茶等。
●黑茶(发酵+干燥,发酵度100%)
为完全发酵茶,采摘茶叶后发酵,造成茶面颜色深暗,称为黑茶。名茶有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