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云游徐家汇源,由上海广播电台FM107.2主持人立超和特邀嘉宾上海电影博物馆策展人王腾飞老师,为大家进行线上导览。现在就请点开音频,跟着语音介绍穿行于缤纷的“光影世界”之中吧~
“上影厂”变身博物馆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以来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及工商业最繁荣的城市,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也是华语电影的根脉所系。1896年,中国第一场“西洋影戏”放映在上海举行;1913年,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在上海制作完成;1921年,中国第一部正式意义上的电影故事片在上海诞生。徐汇是上海的文化大区,风云际会的近代中国,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徐汇和电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见证了上海电影的发展。

十多年前,谢晋、秦怡等老艺术家曾提出“上海真的需要一座博物馆,让上海电影人记录历史!”2008年上影集团总部改建,上海电影博物馆项目正式启动。2013年6月16日,坐落在徐家汇源景区漕溪北路“上影厂”原址的上海电影博物馆(简称“电博”)正式开馆,几代电影人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电博总体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一座融展示与活动、参观与体验为一体,涵盖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陈列展示等功能的行业博物馆。馆内呈现了百年上海电影的魅力,生动演绎了电影人、电影事和电影背后的故事,是上海电影乃至中国电影最为重要的展示窗口之一。

大师辈出的上海电影人
电博共四层楼,通过独特的从上往下一层层游览的观展模式,搭配着每一层楼各自的主题,市民游客能够深度感受从昔至今的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电影大师生平事迹展区里,陈列着许许多多珍贵的电影分镜手稿、老照片、电影人的个人物品等,在这里,你能看到那些耳熟能详的面孔和电影名。






一代又一代上海电影人用他们对电影艺术的赤诚和才华,创造了数不清的经典作品。

谢晋
提及上海电影人,谢晋绝对是一位对上海电影乃至中国电影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导演。


作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影坛最有代表性、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艺术家,谢晋通过《红色娘子军》《牧马人》《芙蓉镇》《鸦片战争》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对社会历史的变迁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纯真美好的人性人情予以崇高的赞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深受观众的爱戴。



从胡蝶、白杨,到谢晋、孙道临,再到李安、梁朝伟……不同年代的影星、导演,电博通过大师塑像、电影道具、手稿文件等,一一展示着电影大师和杰出影人的生平事迹和工作生活场景,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塑成了永恒。

金嗓子周璇的歌里洋溢着老上海怀旧风

阮玲玉生前最后向胡蝶倾诉的场景
在这里,市民游客可以了解到各位电影人电影生涯的不同侧面,近距离触摸他们的人生志趣、电影情怀,以及他们的生活甘苦和艺术激情。

《马路天使》拍摄场景还原
扎根徐汇的上海影业公司
自开馆以来,电博坚持举办电影人和经典影片的“主题物展”,从电影大师谢晋、汤晓丹、郑君里等,到动画影片《大闹天宫》、电影服装道具等,通过丰富的藏品和创新的展陈形式,梳理电影人、电影作品的成就和贡献。

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的主要生产地就在上海,使得上海具有大量电影生产经验、人才和物质实力。亚细亚影片公司、上海影戏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联华影业公司、 艺华影业有限公司等一系列中国最早期最有影响的电影制作机构,都建在上海。自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先后有21家电影公司及其拍摄场地设在徐汇。徐家汇这片土地先后孕育了联华、电通、新华、昆仑、文华、海燕、天马等电影企业。

上海电影博物内联华影业公司展区
新中国成立后,短短十年间,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译制厂相继成立,上海电影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上海也因此成为中国民族电影的重要基地和“半壁江山”。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美术电影制片基地,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动画制片厂之一,它前身是东北电影制片厂的美术片组,1950年迁到上海,隶属上海电影制片厂。1957年4月正式建厂,设置动画、木偶和剪纸3个制片部门。大家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有来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角色的陪伴。

万籁鸣导演手稿
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于1957年4月1日,由近十家电影厂改组,成为一个联合企业性质的公司。后经过多次改制,组建成了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好的译制外国影视片的专业基地。它前身是194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翻译片组。

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翻译家陈叙一
及其翻译剧本手稿
陈叙一、陈涓、杨范、周彦、寇嘉弼、姚念贻、张同凝、陈松筠、邱岳峰等,都是译制片尾工作人员名单中的常客。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对外国文化的渴求,和一批爱岗敬业、有着极高专业素养的配音导演和演员的努力,造就了中国译制片最辉煌的时期。

“魅力人声”展区
电博“魅力人声”展区展现了上海电影译制厂60多年历史中的译制经典。市民游客能够通过著名配音演员苏秀的讲述,了解到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及他们为译制片配音的逸闻趣事。

《虎口脱险》《卡桑德拉大桥》译制片配音阵容

《尼罗河上的惨案》译制片配音阵容
《虎口脱险》中尚华和于鼎堪称珠联璧合的配音,将法式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佐罗》中男主角富有磁性的声音让无数人迷上了童自荣;《简·爱》让邱岳峰所演绎的罗切斯特成为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追捕》中冷峻刚毅的杜丘警长让毕克成为高仓健中文“代言人”的不二人选;群星荟萃的《尼罗河上的惨案》更是一演再演,成为配音教学的经典教材……

那一串串耳熟能详、精彩绝伦的对白,那一部部脍炙人口、让人百看不厌的影片,那些或轻柔娇媚、或阳刚洒脱的声音,作为经典永远地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中和中国电影发展的史册上。
- TIPS -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场)门票:60元/人;身高1.3米以上、年龄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证件30元/人;70周岁及以上长者,以及身高1.3米及以下或6周岁及以下儿童(须有成人陪同)均可免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