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用名 *
密码 *
使用合作帐号登录

近期资讯

徐家汇源-人文记忆丨谁推动了石印技术走进上海?这个土山湾能人真的不简单!

到土山湾博物馆,你可以一睹当年“风光一时”的石印机。这种风光,必须绑定一个聪明的大技师——邱子昂!<br/>邱子昂是当年土山湾出名的能人,据《江南育婴堂记》所载:“邱子昂先生,颇有才能,十余年间,助翁相公管理印书房,相帮不少。”他一生与土山湾印书馆有极深渊源,其学艺、交游、举事,皆与土山湾印书馆及石板印刷术有关。1876年,土山湾印书馆开始大规模使用石版印刷技术,此后三十年在上海形成石印出版的高峰期,邱子昂堪称石印技术的先行者之一。

徐家汇源-人文记忆丨藏书楼离不开他的呕心沥血徐氏后代中鞠躬尽瘁的典范

一代先驱徐光启的后代中,徐宗泽是“继承祖业”的佼佼者。<br/>这位徐光启的十二世孙,曾赴欧美攻读文学哲学及科学,学成归国,居徐家汇,主编《圣教杂志》,兼任徐家汇天主堂图书馆馆长。《圣教杂志》中有关神哲学及教史之论着,汇集成书,在土山湾印书馆出版者,有二三十种之多。在我国学术界、尤其是图书馆界中,素享声誉。走进现在的藏书楼,就能感受他的“呕心沥血”。

徐家汇源-人文记忆丨当年徐家汇的“议事中心” 超有文化!赞勒弗得了!

在19世纪末,徐家汇就已经诞生了社区“议事中心”!早伐?<br/> 叙伦堂是徐家汇土山湾教友社区(教徒村)的议事中心,不过还是“洋为中用”,也是该社区中举办中式婚丧嫁娶礼仪的地方。这是一个与中国传统社区不同的新型活动中心,因为这里的居民不靠血统关系维系,而更多的依赖信仰和亲友邻里关系。因此,这里的议事中心叙伦堂,有其鲜明的特色。目前虽然已经无法见其踪影,但有兴趣的话还是可以看看下面这段讲述

徐家汇源-人文记忆丨博眼球、看稀奇、涨知识 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嗲”伐?

上海文化界难得的一群“徐家汇人”,以历史文化遗产守护人和传递者的激情,钩沉考稽地向大家介绍这个“海派之源”!普通人和精英人物一样,都能成为历史叙述的主体;衣食住行、人间地气和政军大事一样,都是史学阐述的内容。当年他们的精彩无比,今天却成了值得努力打捞的珍贵历史。

徐家汇源-人文记忆丨中西融合的又一个先例: 用上海闲话介绍西方音乐

上海文化界难得的一群“徐家汇人”,以历史文化遗产守护人和传递者的激情,钩沉考稽地向大家介绍这个“海派之源”!普通人和精英人物一样,都能成为历史叙述的主体;衣食住行、人间地气和政军大事一样,都是史学阐述的内容。当年他们的精彩无比,今天却成了值得努力打捞的珍贵历史。

徐家汇源-人文记忆丨飘扬过海四幅画 一段佳话传百年

百余年来,推动中国社会文化进步的,近代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学术等高端前沿的文化样式,都始于上海,其中很多就渊源自"徐家汇 — 土山湾。"这块海派文化发源地是如何开垦的?中国近代文明进程中的这一根标杆又是怎样竖起来的?

景区巡礼丨百年前徐汇公学使用的各科课本,它们原来长这样

百年教育,“源”来如此。这里孕育了近代中国最早的新式学校,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中国西洋画的摇篮……一本本珍藏图书,呼应着一段段海派文化源起的精彩历史。本周起,景区巡礼栏目将带你在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向着诗和远方前行。

海派之源-徐家汇源丨徐汇公学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点击查看元气满满百年运动风~

徐汇公学创办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迄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徐汇公学是近代上海最早按照西方办学模式所创立的学校之一,被誉为“西洋办学第一校”,或被称为“西学东渐第一校”,是天主教教会在上海开办最早的洋学堂之一,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可以说,在上海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1953年改为公立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徐汇中学(简称“汇学”)。

海派之源

The Cradle of Shanghai-style Culture

问卷调查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