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公园 • 希望之泉
探众多遗存典藏,道熠熠文脉情。
“景区巡礼”栏目,将把大家的视野,导入徐家汇源景区“海派文化策源地”的个性桥段与场景,一一感知经典的人、事、物、景,见中西文化交融为魔都上海成就的文化积淀与气质滋养,感知独特魅力,领略奇妙意境。
希望之泉
中法两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国。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法两国主张开展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在两国领导人共同关心和支持下,为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两国国家元首共同决定中法互办文化年。 而中法两国友谊的生动见即是,建在马赛的中国园林“上海园”以及坐落在上海徐家汇公园的雕塑喷泉“希望之泉”。 2004年6月,上海在法国成功举办了马赛“上海周”活动,受到马赛市民的热情欢迎。
图源来自网络——法国邮票中的“上海园”
2005年5月16日,法国文化年——上海“马赛周”期间,上海友好城市法国马赛市政府送来的中法文化交流年礼物—“希望之泉”大型雕塑,选定落址于徐家汇公园。
“ 希望之泉”雕塑高9米,宽6米,坐落在公园中面积达240平方米的喷水池内。雕塑造型宛若一本展开的书,上面有一页用不锈钢材料镂空的大树截面。雕塑前方下面有26根水柱,可组成3种不同的曲线型水幕。
“希望之泉”雕塑原建于法国马赛市,位于马赛建城2600周年纪念公园广场。雕塑为1999年马赛建城2600周年纪念,象征着马赛迈入第3个千禧年。整座雕塑寓意为一部翻开的历史之卷。由著名设计师贝尔纳·于埃设计。
法国马赛市著名的钢结构雕塑“希望之泉”,图源来自广州日报大洋网
雕塑高8m,底座宽6m,坐落于约240平米的花岗石喷水池内。为不锈钢材质。
由26根水柱形成的曲线型水幕,象征着马赛走过的26个世纪。
丝网印刷的网状石碑,是“希望之树”在地面上的投影。
徐家汇公园的雕塑就是根据马赛市的同名雕塑,在上海特别的。
由此可见,希望之泉的设计主要有如下考虑:
1、是中法两国友谊的见。
2、采用多种材料的融合设计,将历史赋予其中。
地址:衡山路811号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免费参观